在嘉靖帝統治時期,朝廷的權力平衡如同一片薄冰,隨時可能破裂。當嘉靖帝的第一個孫子誕生時,這微妙的平衡更是發生了顯著的變化。司禮監掌印太監呂芳,這位深諳朝政之道的老者,敏銳地察覺到了裕王即將登上大內的寶座。為了日後的打算,他借嘉靖帝之名,將馮保派遣到裕王府,擔任皇孫的大伴,這一舉動無疑為裕王日後執政埋下了伏筆。
同時,裕王的師傅和侍讀徐階、高拱、張居正等人,作為朝廷正義一派的代表,也感受到了朝局的變動。他們認為,是時候對嚴黨進行反擊了。嚴黨一直借「改稻為桑」之名,行土地兼併之實,為浙江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。為了抵制這項政策,他們與裕王商議,決定派遣裕王府詹事譚綸前往浙江,並與浙直總督兼浙江巡撫胡宗憲一同穩定大局。
他們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。嚴黨提出的「改稻為桑」政策一在浙江推行,便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。在淳安大堤上,浙江布政使鄭泌昌和浙江按察使何茂才不顧百姓缺糧的困境,強迫他們改種桑樹。這種短視的行為引發了百姓的強烈不滿,最終導致了以桑農齊大柱為首的百姓圍攻總督衙門的事件。
江南織造局內,織造局兼浙江市嶼總管太監楊金水和嚴黨在浙江的黨羽鄭泌昌、何茂才等人,卻認為這是一個既能討好朝廷又能大發橫財的好機會。他們與外國客商簽訂了大批絲綢買賣協議,力推「改稻為桑」政策。然而,身為浙直總督又是嚴嵩學生的胡宗憲,卻深知這項政策的危害。他上疏朝廷,請求緩辦這項政策,但遭到了嚴黨的打壓。
在這場權力鬥爭中,嚴嵩也陷入了困境。他一方面要維護自己的權力地位,另一方面要面對裕王和正義一派的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