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電視劇 何以中國
1 2 3 4 5 6 7 8
《何以中國》劇情介紹

百萬年的人類史、一萬年的文化史、五千多年的文明史,中華大地山河錦繡,滋養了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並以國家形態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。中華文明能延續發展的內在脈絡是什麼?這個文明古國強大的韌性與生命力從何時起源?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又是如何形成的?

《何以中國》第1集劇情

第1集

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國家,漢化育民意,使統一成為中國人歷兩千年而不變的認同。在那個四方攸同的時代裡,人們在山河湖海間努力經營一生,慢慢壘就矗立著歷史長河中的文明。

依託百年中國考古發現,從湖南里耶古城遺址出土的秦代木方、渤海灣畔的秦代行宮遺址、秦直道遺址、漢代南越國宮苑遺址、海昏侯墓等歷史遺存中,解析史料、透物見人,解碼秦漢王朝統一的歷史進程,追尋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、持續發展的歷史答案。

《何以中國》第2集劇情

第2集

百年來,依託一代代考古學家的努力,實證了中國一萬年的文化史。萬年前,我們的祖先在天地間勠力生存。他們製造石器、傳遞火種、埏埴陶器、建築屋舍、發展農業,創造出適應自然環境的智慧結晶。

他們一次又一次走向更遠的遠方,創造出中華文明的深固根系。將觀眾帶回數千年乃至萬年前先民所生活的時代,從定居與農耕文明起源的脈絡出發,展現文明誕生的「搖籃」。

《何以中國》第3集劇情

第3集

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曾提出,中華文明的起源「不似一支蠟燭,而像滿天星鬥」。本集《星鬥》即得名於此。這星鬥閃耀的時代,各地的人群彼此認知、交會凝聚。

廟底溝彩陶席捲了大半個中國,尊貴的玉器也在南北之間發生廣泛傳播。繼《搖籃》之後,《星鬥》一集循著時間的脈絡,從彩陶與玉文化出發,探尋中華大地上燦若星鬥的古文明。

《何以中國》第4集劇情

第4集

古國,即遠古之國。距今5000年前後,黃河中下游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文明走上了快速的發展道路。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劃定的“古國時代第二階段”,本集紀錄片的故事徐徐展開。

這段時期,良渚古國以先進的理念和技術,探索治理複雜社會的機制,成為東亞最早出現的區域性王權國家。大江大河間的各個區域,也紛紛進入早期國家形態,參與作為整體的中華文明的建構。

《何以中國》第5集劇情

第5集

以陶寺、石峁、二里頭為敘事主角,展現循古國時代的千萬氣象、建立夏王朝這段歷史時期的壯闊歷程。

中華民族不懼艱難險阻,以不屈不撓的開拓精神,創造照耀時代的物質成就與文化遺產,完成從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蝶變,開啟了以銅禮器為核心,政治權力與倫理秩序合一的夏商周三代文明。

《何以中國》第6集劇情

第6集

一片甲骨驚天下。1928年開始的殷墟發掘,為我國現代考古學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。作為商代晚期都城,殷墟是迄今為止我國考古發掘時間最長、次數最多的古代都城遺址,出土了後母戊鼎、婦好鴞尊等許多國寶級的青銅重器。

可以說,殷墟發掘開啟了殷商為信史的研究序幕,拓展了甲骨學研究新領域,更鍛鍊和培養了李濟、梁思永、董作賓、郭寶鈞等中國第一代考古學家。

《何以中國》第7集劇情

第7集

探尋“何以中國”,繞不開一方“何尊”。這件出土於陝西寶雞賈村鎮的西周青銅禮器,高38.8厘米、重14.6公斤,內底鑄有12行122字銘文,其中“宅茲中國”的記述,是目前看到最早的、以文字書寫的「中國」之名。

分封制建構的家國體系、以德配天的政治理念,被寄寓在以鼎、簋為代表的青銅禮器中,物化成為「禮制」。本集紀錄片《家國》聚焦西周時期,從疆域治理、家國體系、族群融合、禮制確立等視角,回答「何以中國」之問。

《何以中國》第8集劇情

第8集

天下遠近,小大若一。《天下》一集的敘事脈絡,從東周延續至秦朝。東週數百年間,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碰撞與融合,中華文明以相容並蓄的姿態成為天下視野的軸心。在這樣一個時代裡,經濟與文化蓬勃發展,四方漸為一體,孕育出天下大一統的基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