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影《敦煌英雄》歷史背景是什麼時候?是哪個年代的故事?想知道這些內容的話,不妨來看看本文的介紹吧,希望透過文章內容你能更了解《敦煌英雄》的內容。
電影《敦煌英雄》以安史之亂後,唐朝末年、五代十國直到宋朝初年為歷史背景,講述了沙州軍民在張議潮的帶領下,窮盡一切奮勇抗擊,最終使沙州唐旗高樹的故事。
840年,回鶻汗國滅亡,大批回鶻流落河西走廊。大中二年(848年)張議潮收復瓜沙二州,三年收復甘、肅二州,四年收復伊州,咸通二年(861年)收復涼州,「西盡伊吾,東接靈武;得地四千餘裡,戶口百萬之家;六郡山河,宛然而歸」。
鹹通十一年(870年)九月,回鶻入侵,於西桐海為張淮深所敗,鹹通十六年(875年)正月,又為張淮深所敗。唐末,張承奉建立西漢金山國,自稱「金山白衣天子」。咸平五年(1002),歸義軍再度與甘州回鶻發生戰爭,歸義軍內部發生兵變,曹延祿與弟弟曹延瑞和族子曹宗壽被脅迫自殺。曹宗壽掌握了歸義軍政權,宋朝以羈縻對待。歸義軍和遼朝開始通使。景德三年(1006年),黑汗王朝滅於闐王國,寺院僧侶聞訊,十分恐懼,將文物藏在隱蔽的洞窟中,這就是日後的敦煌遺書。大中祥符七年(1014年),曹宗壽去世,兒子曹賢順即位。天禧四年(1020)和天聖元年(1023),曹賢順曾兩次向宋進貢物品。景祐三年(1036年),歸義軍為李元昊所滅,第八任節度使曹賢順以千騎投降西夏。
節度押衙是歸義軍政權的中堅支柱和核心力量。節度使透過押衙,將各階層的官員都納入歸義軍府的系統中,擴大了歸義軍政權的統治基礎。
唐宣宗大中二年(848),沙州漢族人民趁吐蕃勢力衰弱時,在張議潮的領導下舉行起義,趕走吐蕃鎮將,並遣使取道天德軍(今內蒙古烏樑素海東南緣)上表唐朝,報告沙州的歸復。
曹延祿執政晚期,歸義軍再度與甘州回鶻發生戰爭,引起瓜沙民眾的不滿。咸平五年(1002),歸義軍內部發生兵變,曹延祿與其弟曹延瑞被迫自殺。延祿的族子曹宗壽在眾人推舉下掌握了歸義軍政權,宋廷遂任命曹宗壽為歸義軍節度使。戰爭和內亂使曹氏義軍政權迅速衰落,而沙州地區的回鶻勢力在這一時期卻得到了迅速發展,成為與歸義軍政權抗衡的重要力量。
此時,歸義軍政權已不堪一擊,任何外來的攻擊和內部的騷亂都足以使其傾覆。這使得在歸義軍政權庇護下的沙州佛教勢力感到極度恐慌。景德三年(1006),信奉伊斯蘭教的黑韓王朝滅掉於闐佛教王國,這個消息很可能被沙州寺院從東逃的於闐人那裡得知,在佛教像法滅盡思想的影響下,在穆斯林東進的威脅下,莫高窟的一些寺院將一些重要的經捲和佛像、幡畫等集中起來,收藏在原來存放各寺剔除的經卷、外典、過時文書、舊幡畫、佛像的洞窟中(今編號為第17窟),並將該窟洞口封閉起來,做了必要的掩飾。
以後,由於當事人和知情者逐漸離開人世,藏經洞的情況就不再為世人所知(關於藏經洞的封閉,學術界還有別的說法。參見"藏經洞")。天禧四年(1020)和天聖元年(1023),曹賢順曾兩次向宋廷進貢物品。自天聖元年以後曹氏歸義軍政權從史籍中消失。根據相關資料推測,它可能是在天聖六年至景祐四年(1037)間被沙州回鶻所取代。
關於電影《敦煌英雄》歷史背景的內容就到這裡了,希望幫助到了大家,如果後續還想了解一些劇情解析和人物分析,大家可以持續關注台詞課。
網站聲明: 本站“電影《敦煌英雄》歷史背景”由"超級Fun"網友提供,僅作為展示之用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;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來信告知,我們會盡快刪除。